事关全国医保码统一!国家医保局最新回应
作者丨贺佳雯 编辑丨张铭心 图源丨图虫 截至目前, 近日,国家医保局规划财务和法规司副司长谢章澍在2024全国智慧医保大赛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聚焦群众就医和医保需求,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包含网厅和App)已开通医保码、跨省异地就医备案、医保信息查询、医保移动支付、地方特色服务专区等服务模块,可为参保群众提供信息查询、业务办理、待遇申请等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实名用户达4.5亿,上线32个地方专区,涵盖100余项服务功能。 医保码的本质是对医保身份进行识别的一种电子介质。2018年之前,不同参保类型、不同参保地区之间使用的身份识别介质各有不同,整体上缺少统一的医保服务身份识别介质。 2018年国家医保局组建后,在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新时代医保信息化建设之初,就规划了要研发全国统一、规范的医保服务身份核验介质,并于2019年11月推出了全国统一的医保电子身份标识——医保电子凭证,即医保码。 “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了针对医保码使用问题的‘走流程、找堵点’活动,发动各级医保部门、定点医药机构,加快推动医保码从仅在结算环节可用到可在预约挂号、签到就诊、诊疗检查、报告查询、药房取药等全流程使用,减少排队等待时间,提升看病买药体验。”谢章澍说。 谢章澍还表示,国家医保局正在打造医保便民“三电子两支付”服务体系,包括医保码(医保电子凭证)、医保电子票据、医保电子处方、医保移动支付、医保可信支付等,联通就医购药全流程,形成服务优化全闭环,推动服务体验全新升级。 此外,国家医保局还将探索推进离线结算、数字人民币等与医保服务相结合,推动医疗与医保服务之间有效衔接。在不久的未来,打造更立体、更多元的医保便民服务生态,以优质服务提升群众医保获得感。 《21世纪》:医保码的全国通用为公众看病就医带来了巨大便利。医保码的统一是如何考量的? 一是服务内容从“单选”向“多选”转变。有了医保码后,群众通过手机展示二维码或刷脸就能看病买药,解决了实体卡丢失、忘带等情况下没法用医保直接结算的烦恼。 二是服务场景从“单点”向“全程”转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和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双十百千”工程的部署要求,2023年,医保部门将“医保码就医购药全流程应用”作为全年重点工作之一,发动各级医保部门、定点医药机构,加快推动医保码从仅在结算环节可用到可在预约挂号、签到就诊、诊疗检查、报告查询、药房取药等全流程使用,减少排队等待时间,提升看病买药体验。 三是服务范围从“本地”向“全国”转变。医保码凭借全国跨区域通用的优势,助力群众线上自助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线下脱卡直接结算,做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21世纪》:全国医保码统一后,下一步还会有哪些方面的改进? 《21世纪》:不少公众担心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这方面医保码有哪些保护措施? 目前,医保码通过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姓名等三项实名信息和人脸生物特征对参保人进行实名实人校验,采用国产加密算法、数据加密传输、二维码动态展示、防止截屏和分享等安全技术,确保参保人个人隐私和医保基金使用安全。各级医保部门也多次发文落实医保码安全管理要求,与各合作渠道协同配合,切实保障医保码服务安全、参保人员数据安全。 本期编辑黎雨桐实习生黄丽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