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回音墙|新农合就医问题、涉农政策补贴,你们关心的都在这里
话不多说咱们直奔主题,今天咱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三个问题上
新农合就医、涉农政策、涉农补贴
相信这三个问题也是很多朋友关注的,下面咱们来看看网友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两会期间又有了哪些三农好声音给了我们什么样的答案呢?
新农合就医问题
网友关注
“新农合异地就医难”“慢性病报销问题”“农民看不起病”
3月5日上午9时,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9年医疗改革方面的政府工作任务作出了报告。
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抓紧落实和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尽快使异地就医患者在所有定点医院能持卡看病、即时结算,切实便利流动人口和随迁老人。——做好常见慢性病防治,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加强重大疾病防治。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加快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培养,提升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
——坚持预防为主,将新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经费全部用于村和社区,务必让基层群众受益。
全国政协委员张健刘栋摄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张健回应:
在农业农村领域,张委员最关心的是农村医疗和健康的问题。如何破解农村群众看病不方便,医疗水平较低,他有自己的见解和设想。他表示,今后的趋势一是普及健康知识,其次是加强健康管理。今后在大健康方面的趋势是根据人的健康指标变化,就能通过管理系统告诉你怎么干预,怎么样预防。智慧医疗也是一个方向,有类似手环的设备把大数据收集起来,然后通过远程医疗就可以解决很多基层医疗的难题,给农民健康带来多重保障。
涉农补贴问题
网友关注
“大豆玉米呢补贴”“生态补贴”“绿色生产补贴”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回应:
3月5日,2019年全国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开启,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回应农视网记者提问去年我国粮食产量有所下降问题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稳定粮食产量,就是要防止出现经济下行和物价上涨“双碰头”,今年粮食生产要做到“三个稳”:稳定产量,稳产量就要稳面积,就要稳政策,这是一个总体的考虑。“春耕马上要开始了,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明确信息,中央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会始终一贯,今年还要对玉米和大豆的生产者给予生产者补贴,水稻最低收购价保持稳定。我们相信经过努力今年会有一个好收成。
04:50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农业大学党委常务委员柴强与农视网记者黄莉刘栋摄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农业大学党委常务委员柴强回应:我今年的一份提案是关于对绿色种植模式给予生态补贴的提案。这份提案首先得益于很多专家的帮助,他们指导确定了农业补贴补多少、补给谁的问题。一号文件里边提到了稳定粮食产量,粮食安全一直是国之大事。粮食安全里,现在基本解决了数量安全的问题。现在大量传统的粮食作物的生产量相对比较大。但是随着农业结构的变化,必须要发展畜牧业,发展畜牧业需要有专业的饲料,专业饲料就需要通优化种植业结构来提供。要形成一个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过去我们基本是拿传统的粮食作物来替代饲料,现在要有专门饲料作物的生产。从国家的政策以及具体的生产单位来讲,也在慢慢的加强它,重视它。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所长蒋齐与农视网记者黄莉刘栋摄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所长蒋齐回应:
目前西北地区,畜牧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一部分养殖场经过发酵,然后当有机肥使用,还有一部分是沼气发酵、沼气电力。西北地区现在国家出台相配套的设施,但是利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尽管有机肥对农田对环境很有好处,但和化肥相比,价格要高。而且化肥效果立竿见影,有机肥相对来说是长效机制,它虽然有改良土壤的作用,但是在速效方面不如化肥。在推广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国家通过补贴起码要达到化肥价格的补贴,差价要补上,提高企业的意愿性。具体到比如每亩的施用量,具体的差价要补给农民,这可能有效推动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的过程,也是促进藏粮于地的土地利用、提质增效的一个方式。另外在技术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养牛的饲料里面要添加一定的食盐,那么肥料的含盐量偏高,这方面可能技术上还没有完全消除。
涉农政策问题
网友关注
“简化农民小额无息贷款条件”“异地搬迁后没有工作怎么办”“希望多关注小农户”
全国人大代表文爱华与农视网记者黄莉刘栋摄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文爱华回应:“过去我们贷款时间比较长,要十几天,也有可能要20多天。但是如果说在网上申请的话,操作快的两三分钟可以办妥一笔贷款。”今年1月,建设银行的普惠金融还因为瞄准小微企业融资难点、运用“互联网+”等创新模式,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点赞。精准扶贫也是我们国家当前的一大任务,首先是信贷扶贫。信贷的投向主要是支持农村特色产业,支持农村二、三产业融合。其次是创新扶贫。针对农村市场的需求,创新信贷产品。第三是线上扶贫。银行网点有限,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让人们直接获得小额贷款或者支付结算等服务。此外,建行还在电商方面有所作为,“要帮助农民兄弟把农产品打开销路,卖到城市。去年,湖南建行在融善商务电商平台扶贫交易额达6亿多,效果非常不错”,文爱华说。
农视网记者黄莉与全国政协委员茸芭莘那刘栋摄
国家二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茸芭莘那回应:提到脱贫攻坚,我想到了我的家乡,来自三区三州的怒江州兰坪县,是国家级的贫困地区,深度贫困地区。目前脱贫攻坚的决胜时期的任务是一块很难啃的硬骨头。比如异地搬迁政策,现在问题是,异地搬迁以后怎么办?后续,一个是就业的问题,一个是孩子上学的问题,还有卫生医疗问题,这些都应该配套去完善。
全国人大代表翟清斌与农视网记者黄莉刘栋摄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龙蛙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翟清斌回应:要让农民增收,让小农户利益最大化,那就得有一个合理的商业模式。作为农业本身它是一个长线投资。我们龙蛙农业不光做农业的本身,同时,在为农民服务增收的问题上,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模式。现在有一些有实力有情结的企业家跟我们合作,从产品出口到运产运销,一条龙服务。同时我们要成立一个产业联盟,真正把农民运销一体化运用到实际当中,从而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也荣获了很多荣誉。农业现在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不在于农民,是在于企业怎么带动,只有企业带动,包括这种产业联盟,才能真正把我们的农产品推广出去。所以说农民的收入和企业的收入,它俩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依赖的。有情怀的企业家来做农业,农业振兴也就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