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人类为何只存活60天?《柳叶刀》全面解析失败原因 猪心含两种病毒 多种原因叠加致心力衰竭

时间 • 2025-07-18 22:52:40
移植
心脏
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人类为何只存活60天?《柳叶刀》全面解析失败原因 猪心含两种病毒 多种原因叠加致心力衰竭

据美联社、《每日邮报》等媒体报道,美国57岁男子贝内特去年1月接受了一场世界瞩目的手术,成为全球首位接受猪心移植手术的患者。令人遗憾的是,他手术后只存活了60天。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最新一期的医学期刊《柳叶刀》刊登了贝内特的死因报告,分析了导致贝内特去世的三种可能原因。

>>全球首例

57岁男子成功移植猪心脏

手术两个月后因不明原因去世

2021年10月,57岁的美国男子贝内特因心力衰竭与心律不整等问题就医,当时只能卧床,依靠体外生命支持系统——体外膜肺氧合(EC-MO)维持生命,而且他的病情不适合接受常规心脏移植手术。于是,他成为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人类。

在接受猪心脏移植手术前,贝内特被充分告知了移植手术风险,这项高度实验性的手术是挽救他生命的最后努力。

贝内特的儿子透露,父亲知道无法保证手术一定成功,但他当时已经奄奄一息,且不适合人类心脏移植,但他有坚强的意志和活下去的渴望。因此,父亲在手术前一天说:“要么死要么动手术,我想要活下去,我知道这是生死一搏,但是我最后的选择。”

2022年1月7日,贝内特在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接受全球医学史首例“猪心移植”,手术过程持续了7个小时。术后3天,贝内特可以自己呼吸,同时连接着心肺机来帮助新的心脏运作,起初状况持续好转,还能在病床上收看橄榄球比赛。

2022年3月8日,贝内特在手术的2个月后因不明原因去世。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发言人德博拉表示,贝内特的状况突然恶化,但并未发现明显的原因,研究人员将彻查他的死因,并将结果发表在相关的医学期刊上。

在贝内特去世后,他的儿子代表家人感谢了医院和医生的照顾,希望父亲的经历最终能帮助移植猪器官的患者延长生命:“我们希望这个故事可以成为希望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失败原因

猪心含有两种病毒

多种原因叠加导致心力衰竭

6月29日,经过一年的研究,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关于本次手术的病例报告,给出了失败原因分析的最新结论,终于揭开了导致贝内特去世的三种可能原因。

《柳叶刀》的研究认为可能有多种原因叠加导致了患者的心力衰竭。报告中提到,在手术前,研究人员曾试图采取各种方法来降低异体移植引起的排斥反应。然而,这种排斥反应仍然持续存在,只是当时以心肌间质水肿和内皮损伤的形式表现,使得研究人员未能及时察觉。后来,研究人员发现心肌间质水肿和内皮损伤实际上都是排斥反应的表征。

其次,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贝内特曾接受两次高剂量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第二次注射发生在手术后的第47天,但当时病情已经明显恶化。研究人员后来发现,IVIG与贝内特恶化的病情直接相关,他们注意到,虽然体外实验显示IVIG不会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结合,但在进入人体后,却出现了强烈的结合反应。

第三个原因是,研究人员发现供体猪心中潜伏着猪巨细胞病毒(PCMV)和猪玫瑰疹病毒(PRV)。在贝内特离世后,研究人员从他的器官检测到这两种病毒,而这两种病毒可以引发人体的炎症反应,这也被推测可能是贝内特的主要死因。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猪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一种可预防的感染。这意味着这项实验的失败可能是某些可以避免的错误导致,若接受无病毒的心脏异种移植可以持续存活更长时间。

移植团队为找出心脏衰竭的原因,展开广泛的免疫学及组织病理学研究,以确认未来手术中可预防的因素,让下一名患者可存活更久,甚至恢复正常生活。

>>“猪心换人心”

猪心和人心大小接近

可通过基因改造减少排异反应

报道称,世界首例猪心脏移植手术中,贝内特使用的是一头经过基因改造的猪的心脏,去除细胞内一种导致超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糖。这头猪进行了10次基因改造,四个基因已被灭活或禁用,包括那些编码导致积极人类排斥反应的分子的基因。另一个基因也被禁用,以防止移植后的猪心脏继续生长。此外,六种人类基因也被插入到供体猪的基因组中,旨在使猪的器官对人类免疫系统更具弹性的修饰。

将动物器官移植到人类身上代替病变的人体器官,这种治疗方式叫做异种移植。为何选择猪心脏做异种移植呢?因为猪是人类食物之一,仅在美国一年就吃掉1.2亿只猪,比起猴子或猿类,使用猪器官移植争议相对较少,且猪一胎的幼崽生产数量较高,怀孕周期也短,猪的器官与人类器官大小、功能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心脏和人类心脏大小接近。从物种起源的角度来说,猪和人类相差较远,人畜共患疾病较少,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可将猪的基因表达剪切掉,将人的基因转移到猪的心脏中,在猪的心脏移植入人体后,排异反应就会减少。不过,猪和人的寿命并不相同,猪心脏的衰老速度可能将比人类更快。

报道称,在美国,约10.7万人在等待器官移植,通常必须要排队三到五年才有可能获得机会,因此每天都有17人在等待器官移植时死亡。医学界长年研究动物器官“异种移植”的可能性,目前猪心瓣膜移植手术相当常见。猪皮也可以帮助烧伤病人进行植皮手术。

2020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首次批准基因改造猪上市,用于生产药品,提供移植组织和器官。目前,移植手术使用的都是基因改造猪。

>>医学突破

缩短器官移植等待时间

为数十万器官衰竭患者带来希望

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人类死亡原因的调查结果再次引起了对于异种器官移植手术的广泛关注。虽然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手术以失败结束,但仍打开了人们对各类器官移植的遐想。

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手术以失败告终,意味着这项技术中还存在许多的细节问题,但是科学家们并不打算就此放弃。不过出于伦理方面的考虑,以及对于生命的尊重,科学家们并不打算再拿类似的患者进行试验了,而是选择了脑死亡患者。

2022年的6月,美国纽约大学的外科医生分别给两位脑死亡患者移植了猪心脏。科学家们对这两名患者进行了长达72小时的观察,他们发现,这两个猪心脏在人体内发挥了正常的功能,并且没有出现严重的排异现象。但这只是一次技术性验证,因为受体已脑死亡。

猪器官“变”人器官,或许只有一步之遥。通过基因技术对猪进行改良,使之成为合适的器官捐献者,成为里程碑式的进步。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手术被许多人誉为医学突破,它有可能缩短器官移植的等待时间,并为全球数十万心脏衰竭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但一些人质疑这种方法是否符合伦理道德。

不过,猪心脏移植在今天仍然充满挑战。异种移植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如何解决免疫排异反应,其次就是猪基因组中含有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基因有可能传播给人类。对于大多数猪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可以通过检测与挑选、控制繁殖条件和胚胎移植等消除。然而,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可整合到猪基因组中,灭活难度更大。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郭霁编译编辑王喆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