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卖惨网红因虚假广告被判刑,如此“致富”只能是歧途
通过编故事、虚假宣传去“创业”,只会是歧途和深渊
“父母双亡,自己只能辍学在家照顾弟弟妹妹,每天吃的是土豆……”2018年以来,一个名叫“凉山孟阳”的年轻女孩在网上迅速走红,然后开始频繁直播带货,短短几年成为拥有386万粉丝的网红。然而,有网友实地探访其老家发现,她的父母都健在,视频中的土坯房也是摆拍。
↑图为“凉山孟阳”。
2023年5月,凉山公安机关对“凉山孟阳”“凉山阿泽”等网红虚假宣传进行调查,背后真相和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他们以“助农”为噱头,低价购入非凉山农副产品,假冒大凉山原生态农特产品,销售额超3000万元,非法牟利超1000万元。近日,“凉山孟阳”“凉山阿泽”等8人因虚假广告罪被判9个月至1年2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悲惨人生”本是虚构的,很快凭此迎来暴富人生,然后眼见她出入高档场所、穿名牌、戴名表,眼见她塌房了、进去了……我们不知道这个结果对当事人来说算不算“悲惨”,但人生确实如戏,只有演技而缺乏对观众的真诚,翻车是必然的。
细看这些人的牟利路径,从一开始的卖惨、扮穷,到雇佣网络水军刷流推广,再到虚假宣传销售商品,这背后可能是一套非法产业链。其实也能想到,他们既然从源头上、从自己的身份身世上就敢造假,又何妨在每一个环节撒谎呢?
也因此,不能将其割裂来看,通过编造虚假故事来诱导受众购买直播间商品,暂且不说商品本身的假冒问题,这个行为本身是否已经涉嫌诈骗?这也是值得思考并厘清的问题。目前,几名当事人是以虚假广告罪被判刑,其他情节算不算违法、有没有处理、又该如何对照处理,也该清晰作答。
值得一提的是,早年便有捐助“凉山孟阳”的网友“三宝”,实地查看后感觉被骗。像“三宝”这样的受骗者,可不可以主张自己的权益,追究“凉山孟阳”的责任?
只有通过严肃的、彻底的法律惩处,才能让这些肆无忌惮的行骗者,尤其是让一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明白(“凉山孟阳”、“凉山阿泽”都只有21岁),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投机取巧的“致富”捷径。通过编故事、虚假宣传去“创业”,只会是歧途和深渊。
而通过每一起“除假务尽”的案例查处,也就可能让更多蠢蠢欲动的人看到风险所在,从而抛弃侥幸心理,踏踏实实正当从事事业。
在治理类似乱象时,应尽可能地及早发现、及时介入、果断处理。毕竟那些已经购买了“凉山孟阳”等账号直播间商品的消费者来说,损失有时是难以挽回的。把工作做在前面,相信可以事半功倍。
近日,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其中也专门提到,重点整治通过摆拍场景等方式,制作“扮穷”“卖惨”内容博眼球的现象。各地都应该对照专项行动的要求,认真履行相关责任。而在专项行动之外,更要将类似的网络造假乱象纳入常态化的法治管理。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翟礼
编辑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